查看原文
其他

论5A级景区的“倒掉” | 典型评论

岑梅玲子 小荣说 2020-09-06


听闻,因同名影视剧而红极十余年的5A级景区乔家大院被摘牌,当乔家大院把5A景区的牌匾交还给文化和旅游部,让此事件充满了强烈的仪式感。

 

与此同时,四川峨眉山、河南云台山、云南石林等6家5A级景区也被文化和旅游部警告,并责令整改,其中不乏大红大紫的老牌5A景区。

 

消息一出,社会舆论几乎是一边倒地拍手称快。令人诧异的是, 5A景区被摘牌、警告,业界不仅没有表现出悲悯,反而是一片欢欣。这一方面,显示了社会大众对旅游景区运营的普遍失望;另一方面似乎也应正了那句经典的电影台词——“出来混,迟早是要还的”。

 

当然,拿赫赫有名的5A景区开刀,树立负面典型,更多地是显示出文旅行业主管部门出重拳整治乱象的决心,将对景区质量等级的复核从动态化管理变成常态化监管——干得好,给你颁牌;干得不好,随时都可摘牌。


5A景区从躺在优越感的温床上坐享其成,转变为时刻面对“达摩克利斯之剑”,必须不断优化游客的优质体验,才能在监管规则和市场法则中求生存,谋发展。

 

5A景区的功过症结

 

5A级景区是判断我国景区发展的风向标。从《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》实施细责中不难发现,在对景区交通、购物、安全、卫生等多项内容进行打分,满分1000分,5A景区要求达到950分以上。从这次公告中可以看出,7家5A级景区存在“严重不达标”或“存在严重问题”。

 

通过对以往被警告的原因分析及网民评价综合来看,无外乎集中在四个方面,门票或游览服务价格过高,配套服务差,基础设施落后,管理混乱。如此“顽疾”如野草又生,特别是在“旅游经济”的推波助澜下,重经营收入轻管理和维护的经营仪式,让管理者“盖得了庙宇却守不住青山”。

 

如今,5A级景区早已告别了“一局定终身”的规则,在为游客提供优质满意的旅游产品时,保持机制体制的活力才是旅游产业升级的“硬通货”,也是打开旅游市场“百舸争流”的新局面。

 

截止2018年,全国5A级旅游景区总数量已经达到259家,对于庞大的分母,即全国2万余家景区而言,对于“5A”之争已是趋之若鹜。这是因为景区级别的高低与商业价值之间存在着绝对权利。门票经济首当其冲,同普通景区相比,5A级景区拥有旅游资源稀缺型产品,在供需上“奇货可居”必然导致价格水平差异。

 

另外,5A级景区往往代表一个地域的品牌形象,具有较高的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,因此更易获得金融机构贷款授信及争取到相关专项建设资金。因此,在“5A夺金”的这片战场上,景区持有的普通级、国家级、世界级入场券显示了外部竞争能力,谁站上了赛道就具备了“扭转乾坤”的力量。


5A级景区“存在严重问题”,实际上在对景区管理体系中的管理模式直观反映。目前,我国大多数5A级景区采用地方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。从被处罚的7家景区来看,无论是乔家大院还是雁荡山、云台山、峨眉山、石林均属于依托自然资源、文化遗产等吸引游客开展经营。


这些景区具备准公共产品类特性,管理体制较为复杂,进入市场后,景区属于建设、林业、环保、文化等不同部门导致管理边界模糊,管理方各自责权缺乏统一制度,犹如流水遇堵,才开始治理的滞后局面。


当管理体制应对市场变化而遭遇舆论危机,政府与各部门之间发生“多头管理”而造成一系列问题时,影响的不仅仅是行业环境的生存状况,还有产业的良性发展,甚至是地区经济环境的竞争表现。

 

5A景区的重生之道

 

对于上述7家“元老级”5A景区将如何走出困局,也是对其他景区的启示。在景区发展理念上与时俱进,在产品升级上实现跨产业链发展,以游客为本,关注游客体验需求,为游客提供完整、高品质服务。


在管理体制上,激发可持续活力。在文旅融合,全域旅游发展的大背景下,打破合作障碍,提供充足的竞争空间。并在管理机制上建立统一规范的制度体系,定价标准和定价依据,让景区管理者自觉提高服务质量,构建文明开放的旅游的环境。


在景区运营上,老牌景区寻求创变,新晋景区谋求立足,仅靠传统门票经济显然已经背离市场发展轨迹,景区提升的动力不仅来自于政府管理,同时将部分权利下放,让科学规划引领投资,投资驱动挖掘市场,市场带来营销推广,最终运营提升品牌形象。


此次警告犹如“晨之钟”敲醒“梦中人”,不管是摘牌还是等待接受复核的景区来说,处在整改期的景区要努力回归本位,提高服务质量、改进设施建设、维护景区环境上必须下真功夫,那些存在此种乱象的景区也可以各自对应或“刮骨疗伤”或“苦练内功”。


总之,市场监管是一场持久战,从治标到治本,遏制恐怕只能伤及皮毛,治本之策是还原5A景区本来面目,即为游客不断优化优质体验,为文旅产业发展做好典型示范。


从这个意义上说,建立可进可出的景区监管机制,是保障人民大众旅游消费体验的基础,也是以“倒逼”效应警示和促进优质景区从优到更优的有效手段。否则,面对5A景区的“倒掉”,社会大众只能报以大快人心,弹冠相庆以示祝贺!

— End —



更多作者原创文章回顾:
4000万水幕电影:中国城市美化的“万全之策”

城市角落:留藏着城市文化最后的隐秘

岑梅玲子:土地制度与中国经济增长逻辑

景城乡融合发展、创新典范的“崂山模式”

岑梅玲子:大运河文化旅游带的叙事空间构想


“小荣说”近期精彩文章回顾:

城市漫步:旅途中的城市空间美学

面对研究者困惑:社会学家开出的“窍门清单”

广州红专厂被拆:文化地标与商业利益的博弈

非遗新经济:传统美学的消费升级

文化是如何诞生并形成群体记忆的?



Modified on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